當前位置 > 資訊中心 > 其它資訊
能否創(chuàng)新競價方式 提高競價率是關乎產權交易機構生死存亡的大問題
發(fā)布時間:
2006-12-04

———————鄧志雄在上?!皠?chuàng)新產權交易競價方式研討會”上的講話

今年2月在??谡匍_的“全國企業(yè)國有產權管理暨產權交易機構工作會議”結束后時間不久,我們今天在這里相會,我要感謝上海聯(lián)交所,感謝長江流域產權交易共同市場,為我們提供機會來進一步討論有關問題,研究如何落實??跁h精神。

(一)

首先回顧一下??跁h。李偉副主任在會上講到產權交易工作的時候講了三句話。第一句話是,各地方國資委抓進場,把該進場交易的產權都抓到省級以上國資委選定的市場里面去運作;第二句話是,各產權交易機構抓競價,把該競價完成的產權轉讓以競價方式來完成,以實現(xiàn)最好的保值增值;第三句話是,國務院國資委抓監(jiān)測。我們的信息監(jiān)測系統(tǒng)建設工作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5月份會與滬津京產權交易所聯(lián)網,下半年與各省級產權交易機構聯(lián)網。李偉講產權交易機構要抓競價,是希望我們產權交易機構能夠發(fā)揮市場的本質作用!他為什么要這么強調?是因為社會上確實存在著關于產權交易是不是一定要進場的某些不同意見。在2005年4月國務院國資委在重慶召開的工作會議上,內部也有人對此有異議。

我今天嚴肅提出這個問題,與我們的“場”的效率有著重大關系。先看滬津京三大場的效率。2004年我們選擇了這三家交易機構從事中央企業(yè)國有產權交易活動,三家機構為央企交易產權的結果是,比評估值僅僅增值10.6%。在2005年4月份重慶會議之前的國務院國資委內討論會上,這個比率起到了關鍵性的懷疑作用。因為這個委內會上就有同志說,產權交易機構那么多的程序,沒有效率同時卻增加了交易的成本。我們委領導用什么去回答說沒有增加改制的成本?應當說,這些意見是合理的。我們產權局就說,在評估的基礎上增值了10.6%,而有關進場之后直接成本不高于這個10.6%嘛,因此國有資產是得到保值增值的。2005年,三大交易所的結果是多少呢?比評估值增值了6.4%!比2004年還低4個百分點!如果2006年再低4個百分點,變成只能增值百分之2點幾的時候,你們想想,我們在決策的時候,在跟有關方面爭論進場交易是否有效的時候,我們拿什么說話?!如果我們的“場”不能證明我們對中國產權轉讓、對國有資產的流轉是有效的,那憑什么一定要放到我們的市場上來進行交易呢?!因此,抓競價,把價格最大化,這是關系我們產權交易界、產權交易市場生死存亡的大問題!

因此一段時間來在我的頭腦中間,始終都會有很多關于產權市場“上”和“下”這樣一些思考。當然我們在講這么嚴肅話題的時候,也注意到去年出現(xiàn)了很多令人鼓舞的案例。比如福建產權交易中心出了雪津啤酒轉讓大大增值的事,這對于資本市場上其他的各個市場上的人是有所震動的!我們一定要想辦法做出更多建設性、有說服力的事情來。而這些“建設性的事情”對于我來講,我的觀點就是:在那些該上的地方,我們一定要有能力、有本事、有規(guī)則讓它上去;而在那些應該下的地方,我們也一定要有能力、有本事、有規(guī)則讓它下去。而市場,我們不能在掛牌交易的項目面前無所作為。你有沒有想,公告了二十個工作日為什么只來了一個人?如果你沒好好想通這件事情,我們的產權交易市場本身由創(chuàng)新給我們增加的生命力就最終無法獲得。

(二)

關于究竟要不要產權市場,關于產權交易標的價值究竟以什么視野去認識,關于產權交易市場的效率究竟怎么去提高,近6年特別是近3年來我從哲學上作過一些思考。今天我把我在國家經貿委和到國務院國資委工作期間這6年的一些思考,集中匯報給大家。

第一個問題,關于人類社會是靠什么前進的。

人類社會靠什么前進,至少有三種很著名的觀點:一種觀點是靠階級斗爭。認為階級斗爭是人類歷史前進的動力。這是我們非常熟悉的一句話。但現(xiàn)在可以證明,它偏頗了。最近在國際上以哈佛大學為主又流傳出一種說法——人類社會是靠文明的沖突來前進的。我們說,它這個觀點比階級斗爭的觀點更落后。中國在改革開放后的二十七八年間已經得到的共識,就是,人類社會是靠生產力的發(fā)展來前進的。馬克思早就講了這個觀點。

生產力的發(fā)展又主要靠什么?有一個“兩輪驅動”理論,說生產力的發(fā)展靠兩個輪子來驅動。第一個輪子是分工。生產力只有在分工的基礎上才能前進,因為分工是提高每一個工作環(huán)節(jié)的效率的源泉。由于分工,帶來熟練,帶來效率的提高,而效率提高正是生產力發(fā)展的根本,所以分工是生產力發(fā)展的最重要的一個輪子。但是分工如果不能進行到底的話,效率就沒法提高。另一個輪子是什么呢?它是要幫助分工這個輪子的,不同分工的人之間要有一個交換,這樣分工才能進行到底。所以盡管是分工提高了生產力的效率,但必須有交換來與它配合。所以分工和交換是生產力發(fā)展的兩個輪子。

我們產權交易市場所做的事,就是交換的事。企業(yè)的國有產權、整個的社會資源,只有通過流轉才能提高效率。原因是,資源是短缺的,短缺的資源只有通過市場的配置,才能讓高手掌握,整個社會的生產效率才是高的。因此交換與分工同等重要。而恰恰在我們的傳統(tǒng)意識中間,我們對于分工、對于技術、對于能手都是比較關注的,而對于交換的培養(yǎng)、對于市場的建設、對于這方面的扶持,則嚴重的不夠!而這也是我們要成立產權市場、要規(guī)定把這么多東西放到產權交易市場交換,以至于整個國家都要選擇不由政府配置資源而由市場配置資源的根本理由。

第二個問題,關于生產力的載體。

生產力的載體主要是什么?生產力的載體當然主要是企業(yè),它不是一個單個的人,也不是單個的家庭,也不是政府的機構,主要的載體是企業(yè)。剛才說到的兩個輪子,分工主要在企業(yè)的內部進行,而企業(yè)之間的這些關系主要靠交換、靠市場來完成。因此如果企業(yè)作為我們市場的主體,如果內部分工是高效的,它的內部管理就好;而如果它與企業(yè)之間的交換是順暢的,它的整個資本循環(huán)、生產周轉就好。所以是兩個輪子驅動著企業(yè)這個載體往前走。企業(yè)確實需要有這樣一個很好的交換的場所來保證它內部分工的有效。

第三個問題,關于什么是企業(yè)。

這是一個老話題。在經貿委工作時期很多人跟我爭論這個問題。在網上能夠查到的“什么是企業(yè)”大約有兩千種以上的定義,辭海里面還有一些定義。這里我給出我對企業(yè)的定義。就一句話:企業(yè)是資源轉化的增值器。馬克思給了一個公式,說所有的商品生產無非是經歷了一個簡單的過程:從G——W——G`。如果你能找到G,把它變成W,又變成G`,把G`賣出去,能夠循環(huán)得起來,你這個企業(yè)就是成功的。對我們市場也是這樣,要有資源進到我們這個市場里面來,通過市場能夠得到增值,然后賣給社會一個更好的東西。所以我們市場所做的無非就是三件事:資源的獲取、資源的轉換和向社會提供新的更好的資源。這個過程中間有這樣一個指標,那就是后面這個G和前面這個G之間有一個差,即△G。企業(yè)發(fā)展的必要條件是△G大于0。那么我們市場也要注意,我們通過自身的工作和創(chuàng)造產生的△G大于0這個效果。

作為資源轉換增值器的這個企業(yè)到底擁有什么樣的資源?我們產權交易市場在為企業(yè)服務的時候,主要從哪些方面去服務?

一定要對企業(yè)的資源有所認識。人類對客觀世界的認識到現(xiàn)在為止,認定宇宙中的資源有、而且只有三種形態(tài):第一種形態(tài)是我們最熟悉的,物質形態(tài)。世界是物質的,這是馬克思和所有唯物論哲學家講過的話。它的基本定律是物質是不滅的,它既不能增加也不能減少,它只是形態(tài)的轉換,而這個不能增加不能減少只能轉換的這個狀態(tài)是不能滿足人的日益增長的需要的。第二種形態(tài)是能量。我們每個人先要吃飽飯才能坐在這個地方工作,汽車要加油才能走,沒有能量就沒有運動。世界是物質的,物質是運動的,沒有運動的物質是沒有的,所以能量是世界中很重要的東西??茖W家早就把物質和能量之間的公式給描繪出來了,愛因斯坦的相對論給出了最新的公式。還有第三種形態(tài)信息。1946年科學界就已經說明了在宇宙中間還存在著與物質和能量同等重要,聯(lián)系緊密,既不是物質也不是能量的東西,就是信息。一個企業(yè)擁有的資源,或者我們任何一個人、任何一個家庭、任何一個國家擁有的,就這三種資源——物質、能量和信息。

因此我們產權交易市場,作為一個交換的場所要注意到,拿到我們這里來賣的這個項目,你要同時看清是這三種資源的組合。不能簡單的看成它是一堆材料,不是看到物質形態(tài)就完事了,而要看到這些物質之間是結合的產權,這些物質之間有機的組合在一起運動著。以雪津啤酒這個項目為例,評估價6個億,它的物質部分、生產線部分,加起來可能就是兩三個億。最后有人考慮到它的生產能力和銷售區(qū)域的影響,花58億買去!那這個增值的部分是什么呢?我的結論,主要就是信息的價值。它包含著很多的信息量,英博集團如果拿下它,在整個市場上的地位都會發(fā)生變化。支撐這個項目增值的正是信息。注意,這不是虛擬的信息,信息是一個客觀存在,它既不是物質也不是能量。我認為,物質、能量、信息它們三者之間的關系是:物質不滅,不增不減,不能滿足人們的無限需求;能量守恒,不多不減,可以轉換,也不能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需要;信息是無窮的,越開發(fā)越多,越利用越好,它能夠滿足也只有它能夠滿足我們無窮無盡增長的需要。大而言之,這三者組合在一起的模式和質量,就是我們人類社會前進中的各種不同的文明形態(tài)。農業(yè)文明主要是物質文明。后來瓦特發(fā)明了蒸汽機,從英國曼徹斯特發(fā)端的工業(yè)文明是利用了巨大的能量去促動物質生產。到了現(xiàn)代社會,進入信息文明時代,已經徹底改變了我們每個家庭、每個人的生活。

在我們受理交易標的的時候,一定要充分看到物質后面有怎么樣的生命力,它有怎樣的能量,它上面附載著多大的信息量。

(三)

企業(yè)占有物質、能量、信息這三種資源,它做得好與不好,有很多的評價和考量的標準,今天我給出一個“鄧氏標準”。學生要當三好學生,企業(yè)也要當三好企業(yè)。什么是三好企業(yè)?我們不妨以G——W——G`這個公式為參照:第一,你要買得好。當你占用社會資源的時候,你是否非常好地獲取了這些資源,并對這些資源進行了最好的配置和組織;第二,要做得好。你要有本事做出與別人不同,做出具有獨立的核心競爭能力的產品或者服務;第三是賣得好。同樣的產品,你比別人賣出更高的價格,你比別人賣出更快的速度。

“做得好”的任務是企業(yè)的,今天不討論,“買得好”和“賣得好”是我們今天要討論的核心話題。我想通過這個題目來揭示我們對市場的本質認識。做好買賣就是要實現(xiàn)交易價值的最大化。買的人賣的人都是要實現(xiàn)交易價值最大化。

我們分買和賣分別來看交易價值最大化的實現(xiàn)條件。首先看“買得好”的充要條件。我們要去買一個東西,怎樣證明在什么條件下你就能買得好?所謂“充要條件”的“要”,就是沒有這個必要條件就做不好;“充”就是充分,有了這些充分條件就一定能做得好?!百I得好”的充要條件首先是充分發(fā)現(xiàn)賣主,這是必要條件。當市場上有一百個人可能賣東西給你時,如果你只找到其中一個人,就高興起來說找到賣主了,馬上就買,你犯錯誤的可能性是百分之九十九;當你找到百分之八十的賣主時你開始買,你犯錯誤的可能性是百分之二十;既使你找到九十九個賣主才決定買,那么最后那一個賣主可能是最好的。老百姓有句話,說“跑掉了的魚是大魚”。最好的賣主你沒碰上,你犯錯誤的可能性還有百分之一。因此,充分地發(fā)現(xiàn)賣主,是你能夠買得好的必要條件。但是,你把所有賣這種東西的人都找到了,就能保證你一定買得好嗎?因此“充分發(fā)現(xiàn)賣主”這個條件是必要的但不是充分的。充分的條件是什么?中國有句老話,你想漁翁得利,就要叫他鷸蚌相爭!要想發(fā)現(xiàn)價格,只有挑起廣泛的有效的競爭,有效地把價格發(fā)現(xiàn)了,你才能夠“買得好”。

對應來說,我們分析“賣得好”的充要條件,也就是我們產權交易機構作為賣方組織者實現(xiàn)“賣得好”這個目的的充要條件。必要條件是充分發(fā)現(xiàn)買主。有一百個人想買這個東西,我找到了這一百個人,這是做好賣東西的必要條件。讓這一百個人在一定的條件下激烈的競爭起來,就是賣出個好價錢的充分條件。所以充分發(fā)現(xiàn)買主,有效發(fā)現(xiàn)價格,是我們賣得好的充要條件。

現(xiàn)在出來一個問題:買的人想以最低的價格實現(xiàn)買方的價值最大化,而賣的人想以最高的價格實現(xiàn)賣方的價值最大化,怎么找到平衡點?就是通過市場。買主和賣主期望的價格可以找到結合點。買主賣主都是市場的行為主體。由買賣之間我們就可以總結出市場的本質功能,做好買賣的地方就是市場,發(fā)現(xiàn)賣主(或買主)發(fā)現(xiàn)價格就只有通過市場才能做到。一方面經由市場充分的發(fā)現(xiàn)主體,另一方面是經由市場的有效的競爭來發(fā)現(xiàn)價格。

我們考核一個省級以上國資委所選定的產權交易機構,是不是一個好的機構,就看你市場的功能是不是發(fā)揮得好,就看你發(fā)現(xiàn)買主的能力有多強,發(fā)現(xiàn)價格的能力有多強。最直接的標志就是看你能找來多少買主為國有產權進行競爭。李偉副主任指示——產權交易機構抓競價!面對一宗出讓產權,你連人都找不來,你的競價就無從抓起。當然做到充分發(fā)現(xiàn)買主是不容易的。好比說,你怎么知道這市場上那一百個買主在哪里呢?那一百個買主本身就是要買的呢還是半信半疑呢?如果他是半信半疑的,你又有什么本事找到他并留住他、讓他相信并參與呢?這很能體現(xiàn)我們產權交易機構素質。你要有很強的本領,才能做好發(fā)現(xiàn)買主的工作。今天我們討論的更重要的是有效發(fā)現(xiàn)價格這句話。你要有很好的組織和技術,才能有效發(fā)現(xiàn)價格。不是把他們找來了就自然會幫你搞個高價出來的。他們每一個人都是懷著搞一個低價回去的決心來的!我們怎么讓一群懷著要搞一個低價回去決心的人結果卻搞了一個高價出來呢?通過你們的組織,讓他們之間為了奪取各自的利益而競爭!如果你連奪利都不會組織,那要你這個產權交易機構干什么呢!

李偉副主任在??跁h上講,“信息對稱是基礎,挑起競價是關鍵”,這是我們做好企業(yè)國有產權交易的兩句經典的話。產權交易機構要具有一個完善的產權交易信息系統(tǒng)。第一是要有良好的信息發(fā)布能力。這個發(fā)布能力的具體標志是,你與省級以上報刊有良好的合作,被省級以上國資委選定的機構有自己的與因特網相聯(lián)的網站,同時與兄弟省市機構有良好的互動和合作。第二是要有競價交易的能力,第三是要有綜合分析的能力,第四是要有監(jiān)控預警的能力,第五是要有異地合作的能力,第六是要有接受監(jiān)測的能力。一個完善的產權交易信息系統(tǒng)要具備這六種能力。

企業(yè)國有產權轉讓允許的交易方式,在3號令中,競價的交易方式,只講了拍賣方式和招標投標方式。根據3號令實施兩年來實踐中出現(xiàn)的新情況新問題,必須增加新的競價方式。在國務院國資委即將出臺的補充通知的表述中,是四種。第一種是招投標方式,第二種是拍賣方式,第三種是電子競價方式,第四種是網絡競價方式。

現(xiàn)在分析一下傳統(tǒng)的招投標方式和拍賣方式的缺陷。

關于招投標方式的缺陷,大家有很多切身的體會。招標方式有非常集中的三個缺陷,第一個缺陷就是只能競價一次,第二個缺陷也是本質的缺陷,就是評標結果不夠客觀,第三個缺陷就是容易產生串標勾結。因為這些缺陷被人放大利用,造出很多招投標活動中的荒唐故事,損失了很多高官和人才。

關于傳統(tǒng)的拍賣方式的缺陷?!杜馁u法》是一個以物體拍賣為主的制度設計,對于我們國有產權的拍賣來說,它的缺陷我總結有七條。第一條是適用范圍小。它確實只要求以價格為唯一因素,只看價格。第二條是意向受讓人彼此見面,大家一起在一個公開的場所里來進行競爭。第三條是拍賣師與意向受讓人見面。第四條是可由代理人舉牌交易。第五條是觀眾席的影響。第六條是交易的成本較高。第七條是不能異地參與,就是在指定時間指定地點做,你必須趕到。

為了解決招投標方式和拍賣方式對于國有產權轉讓競價的缺陷,我們創(chuàng)新了信息化的競價方式,包括電子競價方式和網絡競價方式。電子競價是基于局域網的競價方式。就是在局域網內,把幾個意向受讓人找進場來,他們可以公開的進來也可以秘密的進來,分別進到一個個的房間里,跟觀眾是沒關系的,里面只有一臺電腦,旁邊有人為他服務,在這個地方操盤,表達自己的意向。各人通過網絡與主機進行交流,是一個“人機互動”的過程,這個過程就代表了進步。進步表現(xiàn)在三個方面,第一,競價程度加深。不是一價而終,是我報一個價再看看對方是什么價,對方那個價我覺得還可以超,我再報一個價,是你追我趕的局面、相互競爭的局面、多次競價的局面;第二是沒有拍賣師,在這里我不接受你拍賣師的語言傳達的那些信息。拍賣師語言傳達的信息是很多人看不懂的,但是有人又能看懂,他那個拇指是翹起來還是不翹起來,他的食指是向上還是向下,這里面有很多名堂和信息。電子競價沒有拍賣師,過程就客觀一些;第三是實行了意向受讓人的人群分離,就是大家不在一起接受現(xiàn)場的干擾。這次天津產權交易中心做一個競價活動,直接把警察給安排到它那個辦公大樓每一樓層站崗,二層、三層、四層分別有人來競價,各層都有警察,隔離他們之間的相互影響,這樣一來,觀眾席的影響就減少了,競價的過程也更加客觀了。

但是電子競價也依然存在一些不足。一是適用范圍尚需擴大?,F(xiàn)在我看到的國內的電子競價,都是以價格作為唯一因素。那些價格不作為唯一因素的項目怎么做?其實很好做。但是還沒人做過,所以我說適用范圍尚須擴大。二是未能實現(xiàn)異地交易,只是通過局域網進行本地化交易。三是基本上還是代理人操作,因為畢竟要求在固定時間到固定地方進行,真正的買方老板到場的可能性小。四是意向受讓人之間仍然存在互相影響。網絡競價方式就較好地解決了這些問題。網絡競價是基于互聯(lián)網的競價方式。由于異地、由于網絡,可以進一步解決這些問題。為什么這么說?它是受信息化的基本定律支撐的,整個信息化規(guī)律性的定律就兩條:第一條是關于它發(fā)展速度的定律,叫摩爾定律,摩爾定律是摩爾先生1946年在信息論出來后通過他的觀察得到的一個推測。他說,同等面積半導體上面可以安裝晶體管的數(shù)量,約每隔18個月便會增加一倍;由于晶體管數(shù)量的翻倍,其計算功能就增加一倍,反之,其芯片成本降低一倍。這一定律揭示了信息技術進步的速度,是其他任何的產業(yè)都沒法實現(xiàn)的。另一個根本定律是麥卡姆定律,是關于網絡價值的定律。一個網絡的價值與這個網絡終端數(shù)的平方成正比。這個定律描述了兩層意思:只要你是局域網,那你的價值就是有限的;只有你變成了因特網,你的價值就是無限的。

以上是說明網絡競價為什么比電子競價有著巨大的進步,就是說互聯(lián)網相對于局域網可以克服三大障礙:一是地域的障礙,二是時間的障礙,三是信息的障礙。地域的問題由于有了互聯(lián)網使之無障礙,時間的問題也因互聯(lián)網得到解決。有互聯(lián)網和沒有互聯(lián)網,人們對于同一個事件的有關信息的把握是大不一樣的?;ヂ?lián)網的偉大,互聯(lián)網的價值,是局域網不可比擬的。

(四)

網絡競價能用么?網絡競價好用么?我覺得網絡競價能用而且好用。

首先講關于網絡競價的法律地位問題。我們認為,網絡競價的法律地位沒有問題。這個觀點,在委內我們與法規(guī)局達成了一致,在委外我們與全國人大、最高法院達成了一致。說它的法律地位沒問題我講五條理由:第一,現(xiàn)有的法律無限制。第二,可以由合同來作出約定。第三,我們說它符合時代精神。第四,符合3號令的要求,3號令的精神就是要競價。第五,即將出臺的3號令的補充通知將對其肯定。

其次講網絡競價好用的問題。怎么做?我們來看一下網絡競價的實現(xiàn)形式(見圖)。網絡競價的結構是這樣的:這個大橢圓表示一個因特網,上面有A、B、C、D這4個競買方,每一個競買方都與上方那個網絡交易平臺和數(shù)據備份中心、交易服務中心聯(lián)接。當然競買方也可以是40個,也可以是400個,現(xiàn)在的數(shù)據庫的容量和通訊技術完全可以支撐幾十個幾百個一起來參加競價。在這個機構中間,左下方的那個轉讓方拿出一堆東西,客觀地委托給右下方的交易中心,交易中心通過自己的網絡,通過發(fā)布信息努力工作找到一些競買方。然后經過培訓和合約,約定一個時間,大家在不同的地方、同一時間來競買。有一套數(shù)字系統(tǒng)來支持交易工作。

這里有很多新東西。首先,跟傳統(tǒng)的招投標和拍賣不同,任何一個買家(如C)都只知道自己,不知道別人,在C的屏幕上出現(xiàn)的價格是兩種顏色,一種是綠色,是C自己報的價;然后其他所有競爭方A、B、D報的價格都是白色的價格,競爭于C的價格。白色里面只有一個數(shù)字,這個白色代表著多少個競爭方,C不知道,是哪一個競爭方報出來的,C更不知道。這樣C除了把自己的力量使出來外,任何僥幸的心理都不能有,只有老老實實地、實事求是地使盡力氣來競爭。但是交易中心和轉讓方的屏幕就不一樣,“坐山觀虎斗”,局面非常好看,每一個人在什么時候報了什么價,報的這個價和下一個價格之間是什么關系,都會顯示出來,而這個過程中間同時有一張巨大的表,也把它全部刻畫出來。這樣的報價一次一次發(fā)生的時候,轉讓方和交易中心可以通過這一系列的數(shù)字,了解不同國家的買家、不同地區(qū)的買家、不同行業(yè)的買家或者說同一個買家在不同品種上,他們的一些行為過程。

網絡競價一個重要的技術創(chuàng)新,是程度競價,適合于當價格不是轉讓方唯一追求的目標時的要求。

當價格不是唯一因素的時候怎么辦?學過高等數(shù)學的導數(shù)和偏導數(shù)知識的人都知道,你的價格不是唯一因素的那些因素拿到數(shù)學上去處理是很簡單的,都可以轉化為價格。那就是,分別對價格變量、人員安置變量、繼續(xù)經營變量和稅收水平變量等求出偏導,都折算成價格權重。你照樣設置一個評委會,像招標評標委員會那樣,只是你這個專家評委打的分不知道是為誰打的,你知道不管是誰,只要是這個東西,就該折算成多少錢,把這個東西由那個評委打完分,那個評委就可以走了。然后你把它做成軟件,在軟件里實現(xiàn)就行了。用求偏導的方法,事先通過專家團隊,針對交易標的的特點,逐一將非價格因素折算成影響價格因素的權重,再由網絡競價系統(tǒng)根據各意向受讓人對標的的報價和承諾,自動生成各自的綜合報價,最后才是定價。

我們從下面這個表可以看出網絡競價比拍賣、招投標的優(yōu)越之處。

從上表15個項目我們逐項來看:第一個比較,“單純競價轉讓”,拍賣是可以實現(xiàn)的,招投標不涉及,網絡競價可以實現(xiàn);第二個比較,“多因素轉讓”,拍賣難以實現(xiàn),招投標可以實現(xiàn),網絡競價方式可以實現(xiàn);第三,“專家打分”,拍賣根本不用專家打分的制度,招投標可以實現(xiàn),網絡競價也可以實現(xiàn);第四,“多次報價”,拍賣可以實現(xiàn),招投標不可能實現(xiàn),網絡競價可以實現(xiàn);第五,“競爭激烈程度”,應該說網絡和拍賣都是比較高的,招投標是中等的,因為他只報一價;第六,“異地坐席”,只有網絡可以實現(xiàn),拍賣和招投標不能實現(xiàn);第七,“買方決策模式”,拍賣授權加現(xiàn)場請示,有時候請示不了,招投標是提前決策,現(xiàn)場沒有什么值得討論,因為信封已經封死,而網絡競價是可以實時集體決策的,一把手參加;第八,“買方決策層次”,網絡競價下最高決策層可以參與決策;第九,“買方決策的依據”,在招投標下是純粹的歷史經驗和對對手的分析,在拍賣過中間則是一個實時報價但卻是權利有限的實時報價,而網絡競價是權利最高者的實時報價;第十,“買方決策心理”,網絡競價下由于沒有外界因素影響,能夠買方能以正常心理參與;第十一是“人為操縱因素”,拍賣是容易被人操縱的,招投標更容易被人操縱,而網絡競價不容易被操縱;第十二是“對公眾的透明程度”,網絡競價可以實現(xiàn)對公司的透明;第十三是“實施成本”,由于招投標和拍賣都是法律上規(guī)定的費用,相對較高,網絡競價則是很低的費用;第十四是“取費標準”,網絡競價按轉讓價格的一定比率來收取費用;第十五是關鍵指標“增值能力”,當然是競爭性強的增值能力高。

網絡競價的綜合效益創(chuàng)造出來,會為各方所分享。對于賣家而言,提升了交易的價格,節(jié)約了交易的成本,加快了結構調整,實現(xiàn)了保值增值,成功轉讓;對于買家而言,了解了同行的動態(tài),節(jié)約了交易的成本,公開合法的取得,依法經營,提高了品牌的價值。這次我去回訪天津“狗不理包子”這個轉讓項目,去年“狗不理”競價出賣之前我去過一次,賣完后又去一次,體驗到企業(yè)員工心情狀態(tài)、文化、風貌都不一樣了!對于我們的交易機構而言,則是通過更多的組織競價,增強了我們規(guī)范的水平,創(chuàng)新了我們交易的方式,同時甩開了拍賣師,由我們自己來操作,綜合的收益也更好。

同志們,“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我可以將我今天演講安個文化一點的題目,就叫《上下求索》。還可以根據內容安個經濟一點的題目,就叫《創(chuàng)新競價方式 提高競價率》。我們把產權交易市場定義為中國多層次產權交易市場的基礎部分,而這個基礎部分是沒有很多的世界經驗可以學習的,主要靠我們中國人自己來摸索。中國人在資本市場的摸索中間是吃了很多虧的,我們貨幣市場到今天沒有開放,股票市場到今天令人不滿意,而我們的產權交易市場到現(xiàn)在卻在經歷曲折之后正進入健康發(fā)展階段。在健康發(fā)展中我們怎么樣進取,怎么樣創(chuàng)新,怎么樣與時俱進,滿足企業(yè)改革的需要,滿足國有產權流轉的需要,滿足國資監(jiān)管的需要,滿足國有經濟布局和結構調整的需要,這使我們承擔著很重要的責任,同時給了我們很多的機會。讓我們一起抓住這些機會,完成我們身負的使命,為中國,也為世界打造出一個新的資本市場!